骨龄检测、骨化中心、骨龄评分,这三大骨龄重点你都知道吗?
骨龄检测的目的
骨龄检测,有时被称为骨龄评估,用来提供一个孩子的生长发育状况。骨龄评估比单纯依据身高、体重和年龄信息而作出的评估结果更为准确,因此,骨龄检测结果有助于确定儿童患者的生长模式和生长缺陷。至少有5%的儿童和青少年被归类为身材矮小或生长发育异常,像其他正常孩子一样——通过测试这部分孩子骨骼的成熟度分析他们的生长发育水平和发现他们成长中的任何问题。
按照惯例,大多数骨骼年龄测试对象是5岁和18岁之间的儿童。这个测试最流行的适应症是身材矮小症。受父母监护下的孩子,一般一年进行一次或两次检测。医生使用这个测试的结果来揭示患者骨骼和身体的成熟度信息。
骨化中心成熟度确定骨龄
生长发育中,手腕的软骨结构经历骨化/硬化的过程(即形成或转化成骨)。骨化不是在骨的所有部分同时进行的,首先是在1个乃至几个地方开始骨化,再逐次向周边扩展,把这些最初发生骨化的部位称骨化中心或骨化点。典型的长骨一般骨化中心是在骨干和两个骨骺这3个地方。骨骼生长过程始于骨干的骨化,随后是骨骺的骨化和骨骺生长板的形成。
骨的生长过程
骨骺生长板的闭合标志着孩子的生长发育的终结。腕关节软骨和骨结构的变化遵循大多数儿童和青少年生长发育的标准模式和速率,这种模式已被广泛记录在GP图谱。依据孩子年龄的变化,GP图谱记录3-12个月之间不同性别的儿童和青少年左手和左手腕骨垢结构的外观。医生通过x光片观察左手掌指骨、腕骨及桡、尺骨下端的骨化中心的发育程度,来确定骨龄。
骨龄评分的应用
对于身材矮小的儿童和青少年来说,可以使用骨龄评估来确定一个孩子到底还有多大的生长潜力。如果患者的骨龄落后于生活年龄属于正常范围之内(骨龄通常与生活年龄相差不超过2岁),这说明TA还有额外的生长潜力,较目前的身高而言,并有可能达到一个更高的成人身高。如果患者的骨龄落后于生活年龄并超出了正常范围,则需要进行其他方面的检查,以确定可能隐藏的生长激素或健康问题。骨龄评估也有助于医生更准确地预测患儿的成年身高。
对于被怀疑是发育异常的儿童和青少年,骨龄测试是用来帮助确定是否存在内分泌异常是或应进一步检查。对于正在接受生长激素治疗的儿童,骨龄测试还可用于监测治疗的效果。
相关推荐
-
-
X光线((X-ray) 检查:骨龄检测
骨龄检测帮助医生评估一个孩子的骨骼系统的成熟度。它通常是通过观察左手腕,手和手指的X射线图像来确定的。检查程序安全、无痛,辐射少。这是在研究大量同性别和年龄的孩子的图谱数据基础上,将X射线拍到的骨图像与标准的atlas骨发育的X射线图谱进行的比较。
-
-
影响小儿生长发育的因素有哪些?
父母经常会问:“我们的孩子和邻居家的孩子年龄一样大,但就是没有人家孩子长得高,也没有人家长得胖,是不是缺少什么营养?”小儿生长发育虽是有一定规律的,但是在一定范围内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存在相当大的个体差异。哪些因素可以影响小儿的生长发育呢?
-
-
婴幼儿时期的特殊微小青春期现象
小青春期是指男性婴儿从出生到6个月龄的一个窗口期(女性婴儿从出生到约2—3岁),此期体内诸多性激素水平出现短暂的迅速上升,达到近似青春期的分泌水平,而后降低。近年来对于小青春期及其相关激素变化与性发育关系的研究日益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