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龄标准和G-P图谱法评定骨龄
什么是骨龄?
骨骼的年龄,简称骨龄。它是衡量孩子骨骼成熟程度的一个指标,也就是,孩子在骨骼发育过程中生长发育的成熟度。传统意义上,骨龄评估借助于骨骼在X光摄像中的特定图像来确定。
骨骼成熟度是由生长激素控制的,同样,生长素也控制着青春期来临的时间,所以,骨骼发育成熟度迟缓的孩子进入青春期可能较晚,例如女孩月经初潮晚。
G-P图谱法:
骨骼年龄以年为单位来衡量,1979年以后,我国最初使用的骨龄评定法是美国的G-P图谱法,(Greulich-Pyle bone age scale)Greulich—格罗伊里希,Pyle—派尔(美国斯坦福医科大学解剖学教授)在1931-1942年间对美国上层富裕家庭的1000多名儿童进行了跟踪连续观察,对他们分别拍了2-21张X光片。
1950年,Greulich和Pyle发表了《手腕骨发育X线图谱》,G-P图谱诞生。1959在对标准片做了部分修改后的G-P图谱法成为国际间著名的G-P骨龄标准图谱。使用此评分法,如果测得一个孩子的骨龄为10岁,那么TA的骨龄成熟度即等于西方发达国家中上层一个10岁儿童的骨龄成熟度。
不同的人口群体以不同的速度成长。例如,健康的儿童的成熟速度比生活在恶劣条件下的儿童快很多。当代西欧的普通儿童成熟度要比Greulich和Pyle研究的非常健康的儿童晚约2-4个月。所以可推算,一个10岁的西欧孩子的骨龄在9.7岁左右。
需要注意的是G-P图谱法不够精确、现已不适应我国儿童的标准,这是因为G—P评定骨龄要分析比较多张X光片,而每张光谱需要评测生长发育程度的骨头有20多块,所以经验欠缺的专家,出现误差在所难免。
骨龄标准和骨龄异常
医学上通常将±2岁作为正常骨龄和生活年龄的范围差在生活年龄内,其中骨龄差在±1的范围内属正常。然而实际生活中,在生长发育期不同年龄段骨龄正常值的范围不完全一致,青春期开始前后年龄段骨龄正常值在±2岁范围内,而在其它年龄段要稍小一些。
根据上述骨龄正常值范围,使用骨龄减生活年龄可判断儿童的发育是否正常:
-1岁>骨龄减生活年龄≥-2岁,为发育延迟;
1岁<骨龄减生活年龄≤2岁,为发育提前;
-1岁≤骨龄减生活年龄≤1岁,为发育正常;
骨龄减生活年龄<-2岁,或骨龄减生活年龄>2岁为发育异常。
正常情况下,男孩生长发育突增期的平均骨龄是13.5岁,女孩们进入出现月经初潮的平均骨龄是13.2岁,这大致是青春期中期的骨龄。
相关推荐
-
-
“臭脚“昭著!如何拯救被脚“臭”翻的友谊小船?
气温一升高,不少孩子的尴尬病又来了。有双臭脚马上可以让孩子“臭脚昭著”!成天在臭味漫天的环境中呼吸,不仅让做父母的叫苦不休,凡是一起玩耍的伙伴也会对这气味记忆浓烈,脚臭”的威力到底有多大?如何拯救被脚“臭”翻的友谊小船?
-
-
妈妈说
世界上最动容的语言是妈妈说的话!听妈妈说的话,做妈妈的好女儿,是一年中最幸福的事~
-
-
骨龄与身高预测——TW3骨龄评分法预测身高
“许多家长以孩子来初潮,变音等特征来判断是否发育,其实这些已到了孩子发育后期特征,判断孩子还能不能长、能长多少,关键看孩子的骨龄状况。建议家长去专业的骨龄机构,一般15分钟花很少的钱就能完成一次专业的骨龄检测,准确地评估孩子情况。”专家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