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爱高高,一起探寻长高的秘诀!

爱高高

正确认识矮小与“晚长”

来自:爱高高 点击:424 次

晚长的孩子往往小时候身高增长缓慢,但在青春期会迎来身高的突然增长,最终成年身高能够达到正常范围。这让许多家长看到了希望,认为即使孩子现阶段身高不理想,未来也能迎头赶上,无需过多干预。

但需要明确的是,晚长是一种排他性的诊断,堪称 “马后炮”。也就是说,只有在排除了其他所有可能导致矮小的原因之后,才能诊断孩子是晚长。


   1

什么是晚长?

学名

“晚长”,医学上称为体质性生长和青春期延迟,这类孩子有着较为明显的特征。

特征

  • 从骨龄来看,他们的骨头生长速度比实际年龄慢,即骨龄较小 。

  • 在生长速度方面,小时候身高一直处于相对较矮的状态,生长速度接近正常范围的最低值。

  • 青春期的到来也比同龄人要晚,第二性征的出现时间滞后。

  • 同时,经过检查,甲状腺功能和生长激素分泌正常,且没有其他影响身高的病因。


需要注意的是:孩子的父母中通常至少有一方有晚发育的情况!

2

矮小的原因

身材矮小的原因不一定是晚长!

现实中,有些家长发现孩子矮小、长得慢,总是心存侥幸,认为孩子是“晚长”,一直拖着不愿意去医院排查真正原因。

这是非常危险的!因为除了晚长,还有多种因素可能导致孩子身材矮小。

  • 比如,生长激素缺乏症,患儿因体内生长激素分泌不足,无法正常刺激骨骼生长,从而导致身高增长缓慢;

  •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影响孩子的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使身高、体重等发育指标落后于同龄人;

  • 还有一些遗传性疾病,如特纳综合征等,也会导致孩子身材矮小。

如果这些需要治疗的情况被忽视,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孩子的身高就再也无法改变了。

所以,当家长怀疑孩子是 “晚长” 时,切不可自行判断、盲目等待,要找专业医生来评估。医生会通过详细询问家族史、生长发育史,结合体格检查、骨龄测定、血液检查等一系列手段,排除其他原因导致的矮小。


   3

孩子是晚长怎么办?

确认是“晚长”就可以放任不管了吗?

不是的。

需要每半年到生长发育专科进行定期随访,密切监测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

一旦发现孩子的生长发育出现偏移,如生长速度持续低于正常水平、骨龄进展异常等,可能就需要进一步检查或采取干预治疗措施。

怎么干预?必须要打针?

干预治疗并非只有打生长激素这一种方式。

对于因营养缺乏导致身高增长缓慢的孩子,调整饮食结构,保证充足的蛋白质、钙、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摄入,加强运动锻炼,保证充足睡眠,有助于促进身高增长。

而对于一些疾病导致的矮小,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症,通过补充甲状腺激素进行治疗,能改善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

孩子的身高发育是一个复杂且关键的过程,对于 “晚长”,家长们要理性看待,既不要过度焦虑,也不能掉以轻心。借助现代医学的力量,密切关注孩子的生长发育动态,才能不留遗憾。


1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