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长高看骨龄,揭开骨龄与身高的奥秘~
“孩子都快13岁了,比同班的同学矮一个头,怎么办?”
“孩子已经过了发育期,还能再长高吗?”
“父母都不矮,为什么孩子就是不蹿高呢?”
父母要想解决这些疑问,首先应给孩子的手腕部拍一张X光片,做骨龄判断,然后请医生做相应的解答。

骨龄为何能预测身高?
骨龄,即骨骼年龄,是由儿童的骨骼钙化程度所决定的。骨龄是国内外公认能精确反映人体成熟度、骨骼生长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它不仅可以确定孩子的生物学年龄,还可以了解孩子的生长潜力。
由于骨骼的线性生长,长骨两端软骨不断生长,骺软骨不断地分泌成骨细胞并逐步骨化,骨就不断增长,小孩就随之长高。成年以后,骺软骨全部骨化,骨干与骨骺连成一体,称为骨骺线闭合,骨骼就不再增长,人的长高也就停止。
显然,骨龄和青少年身高之间有着极其密切的相互关系,各年龄阶段的身高和成年后的身高具有高度的相关性。人的长高更多的是与骨成熟度即骨龄相关,而不是取决于实际年龄。根据孩子当前的骨龄,就可以预测出他还可能长多高。
骨龄偏大偏小是正常的吗?
生物年龄(骨龄)-生活年龄的差值在±1岁以内的称为发育正常。
生物年龄(骨龄)-生活年龄的差值>1岁的称为发育提前(简称:早熟)。
生物年龄(骨龄)-生活年龄的差值<-1岁的称为发育落后(简称:晚熟)。
从骨龄异常的推算公式可以看出,骨龄偏大偏小很正常!一般,偏大就说明孩子骨骼愈合快,那么他后期的生长空间就小。骨龄小,则生长空间大。正常情况下,小肯定比大好,说明孩子以后会长的更高。但是,不要一看到偏大就紧张,很多孩子都是偏大的,只要偏大的年龄不超过正常年龄的2岁,就不要紧张。不过,如果骨龄明显落后或超前,而不及时采取科学的方法治疗,正常身高就要受阻了。
骨龄越小,长高的空间越大
骨龄早发育一年,身高少长7厘米,而且骨龄一旦闭合,孩子很难再自然长高!根据对10万例不同年龄组的男女青少年跟踪研究证明,骨龄早发育一年,身高平均少长7厘米,所以控制一年骨龄,就能多长7厘米。
骨龄闭合就不能再长高了?
专家指出,骨龄12岁时是骨骼快速增长期,也是身高发育黄金期,但这个阶段可能会出现早发育、缓长等现象。基于人体的身高生长时间有限,孩子骨骼生长区(骨骺)一旦闭合,任何身高调整和努力都是徒劳的;而且孩子所处发育阶段不同,干预方案亦不同。
目前孩子的发育年龄普遍提前,一些孩子11~13岁时长得很快,但到十四五岁,别的孩子在猛长的时候,这些孩子却因为骨龄偏大、骨骼生长区(骨骺)提前闭合而停长,失去了调整身高的机会,最终因为身高问题遗憾终生。
定期测骨龄必不可少
在很多人传统观念里,认为男孩子能长到22岁,女孩子能长到20岁,实际上,这些观点都是不科学的。
骨龄是决定孩子身高的重要指标,一般如骨龄延迟,身材就会异常矮小;又如性早熟患儿,骨龄均提前,早期身高加速增长,但成年时身材反而矮小,而且由于受饮食、环境、性早熟、内分泌等因素影响,孩子骨龄闭合时间已大大提前,多数女孩会在十三四岁提前缓长、停长;而男孩子则在十四五岁提前缓长、停长。
因此想让孩子长高,定期检测骨龄必不可少!只有在检测到孩子的骨骼生长区(骨骺)未闭合前,通过合理科学的手段补充长高所必需的关键物质,才能为孩子在自然生长的基础上再赢得生长空间。
相关推荐
-
-
孩子性早熟 易成“小矮墩”
当孩子性发育早,但身材比同龄人矮小许多时,家长应该考虑他(她)是不是性早熟。记者从市儿童医院性早熟、矮身材专科门诊了解到,从该门诊成立至今,共接待近100名儿童,80%以上的儿童性早熟没有引起家长的重视以至延误了治疗。
-
-
骨龄为何可以反映儿童身高的潜力?
骨骼年龄,简称骨龄,是由儿童的骨骼钙化程度所决定的。因为骨龄能较精确的反映人从出生到完全成熟的过程中各年龄阶段的发育水平,所以它在各发育年龄中的应用最为广泛。利用骨龄推断的发育情况,从而反映身体生长发育的状态,有助于了解儿童身高发育的潜力。
-
-
骨龄越小身高追赶机会越多 青春期前怎么吃才能让身高更理想?
青春期前的身高增长占人体终身高的80%左右,骨龄越小,身高的潜力和调整空间就越大。人的骨骺在14、15岁时候就会闭合, 一旦骨骺闭合,长高的机会为“零”。年龄越小,身高追赶机会越多。怎么吃让身高更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