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招诚“接地气”!宝宝不能光脚,你的误会太深了吧
“夏天模式正式开启
分分钟热成狗的节奏
一出门,宝宝便脱了袜子
光着脚在小区里跑着
碰巧,一位热情的大妈走来
“天气再热,也不能赤脚走啊
寒从脚起,宝宝容易感冒啊!”
光脚传奇:Kiwi 爱光脚已经是世界著名的事。小时候在新西兰,随处可见不穿鞋子的人,他们光着脚在园子里修乘凉,在超市里购物,在大街上乱跑。
作为土生土长的中国人,我们表示不明白:光脚走,脚弄脏了不说,着凉生病岂不更糟?”
“风从颈后入,寒从脚底生”是中国人都知道的事!
而这种观念恐怕要被科学打败了,
光脚可不一定全是坏事!
一、锻炼宝宝的感官意识
脚是由多块骨头、肌肉、肌腱、血管、神经等组成的运动器官,脚上汇集着多个经脉穴位,并有许多与内脏器官联结的神经反应点,通过在细沙地上行走,这些反应点就会被刺激,有利于保持全身血液循环和促进新陈代谢,并调节植物神经和内分泌功能,提高肌体对外界变化的适应能力。
婴幼儿脚的生长发育十分迅速,在安全的环境中经常赤脚走路,最好是走细沙路,可以调节肌体内许多功能。宝宝在光脚走路的时候,神经受到刺激,感官锻炼得到增强,对宝宝大脑活力、记忆力、感觉灵敏性、身体灵活性都有好处。
二、光脚有利于“学走路”
问:光脚走,宝宝会养成难看的“O型腿”“X型腿”?
答:事实上,让孩子光着脚学走路会更好,更有利好正确身势的养成。因为鞋子会妨碍脚自如地弯曲,让孩子更难找到平衡和协调的感觉,而且这也会妨碍他们学会用脚趾抓地。
问:光脚走比不穿鞋更容易受凉?
答:脚人的手脚本身的功能就是散热的器官,小朋友因为心脏力量弱,血压低,因此血液到不了位于人体最远端的手脚部分,所以相对于成人来说,手脚更容易发凉,所以这种凉并不是判断孩子冷暖的标准。
注意:
第一,确保地上无尖锐硬物。宝宝活动的范围,妈妈须清扫干净。
第二,保持卫生。宝宝玩耍后,妈妈要及时洗净宝宝的小脚丫。
第三,做好宝宝小脚丫的防护。在极冷或极热的天气,注意宝宝的小脚丫不要冻着或者烫伤。
三、光脚能增强宝宝体质
与新加坡“光脚文化”相对低调的民间讨论相比,日本对“赤脚”课题的研究则显得相当高调。在日本,“赤脚”已成为一门正式的课程,登上了国立学校的大雅之堂。
日本的一些专家认为,让孩子的双脚裸露在阳光和空气中,无拘无束地走路,能促进脚部以及全身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可以增强食欲。提高身体抗病和耐寒的能力。在日本的一些幼儿园或中小学校里,经常可以看到成群的孩子在老师的带领下,光着双脚绕操场或沿着走廊有组织地进行慢跑活动,这就是日本的“赤足教育”。
中医认为“天为阳气,地为阴气”。足底属气血循环的末端,66个穴位反射区与身体各个部位相连通,血液循环到足部易发生淤阻,引发全身疾病!
光脚走高低不平的路可按摩脚底穴位,打通足底受阻经络,宝宝光脚走路等同于足底按摩,光着脚走路,如同对脚趾和脚掌心等部位的穴位进行按摩,能健脾益肾,镇静安神,对小儿遗尿、消化不良,小儿便秘等都有一定的疗效。
专家提醒:无论是“光脚文化”还是“赤足教育”,都要视气候、时节等因素而做调整,也要因个人体质的不同来量身选定。
天热了,宝宝光脚更有益,如此接地气的做法,你是怎么看的呢?
相关推荐
-
-
可悲!父母注重早教却缺乏育儿知识
上海有30万0-3岁的婴幼儿,年轻父母们远比上一代重视早期教育,2岁孩子开口背唐诗已经不算新鲜事,但过度和失当的早教造成一些孩子出现“会弹琴却不会上厕所”,“会背唐诗不会穿衣”等怪现象。昨天,市教委专家指出,这是成人功利思想所致,需要警惕。
-
-
长个子黄金时间 岂能让“厌食、偏食”搞破坏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证实,5月份孩子的平均身高增长最快。可是近期不少宝宝因为厌食,让正常的生长发育受到了一定影响,所以很多宝爸妈都十分着急。我家孩子已经10个多月了,最近不知道怎么了,突然出现了厌食现象,几乎不吃主食,只喝奶,约600毫升/天。
-
-
饮食营养餐影响孩子身高
许多个子不高的年轻人都在为身材矮小这个老大难问题发愁,说是“海拔不够,朋友难找,形象难塑”,于是,许多矮个孩子的家长们便想方设法地寻找各种升高“海拔”的灵丹妙药。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愿现在做父母的您记住这个“前车之鉴”,了解一下饮食营养与身高的关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