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小症也分类型你知道吗?
矮小症是指身高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同地区、同种族儿童生长曲线第三百分位数以下或低于两个标准差。或者是孩子的生长速度低于5厘米/年。
矮小症的类型有哪些?
1、家族性矮小症:因素有很多,营养、疾病、遗传、内分泌等均可造成身材矮小,其中最常见的原因是生长激素缺乏和性早熟;当然,运动、睡眠、精神因素也与长高有关。
2、营养不良型矮小症:家长喂养不当或者孩子挑食、偏食都会导致孩子营养不良,而营养不良很有可能会影响孩子的身高,导致孩子患矮小症。
3、肥胖型矮小症:营养过剩型,既矮而胖体型,通常由蛋白质摄入过多,人体3大营养物质混乱,造成骨骼生长障碍。
矮小症的治疗:
一, 越早治疗越好,等到停止生长了,长高基本没戏了。
二, 生长激素治疗 (基本无副作用,因为代谢很快,3个月见成效,最少疗程6个月)(这里可做引导,年龄越小的儿童体重肯定越轻,生长激素的用量也相对比较少,费用较低,年龄越大体重越重,生长激素用量越多)
三, 注意营养,运动(跳绳等 晚上睡觉前跳绳1000个起步,20分钟以上,心跳需达到120次/秒,这是最佳的运动提高身高的方式)
相关推荐
-
-
特发性矮小的治疗
ISS是指身高低于同性别、同年龄、正常儿童平均身高的2个标准差;排除了GHD、小于胎龄儿、系统性疾病、其它内分泌性疾病、营养性疾病、染色体异常、骨骼发育不良、心理情感障碍等导致的矮身材。其实质是一组目前病因未明的导致身材矮小疾病的总称。
-
-
生长激素该不该使用?先测骨龄再决定
在这种“身高”决定审美、决定命运的时代,不少家长期待孩子长高的迫切心理可以用四个字形容:盲目助长!而孩子们的长高结果也只有四个字表示:徒劳无功!这让万千家长困惑不已:明明已经努力了,连生长激素都用上了,可增高结果却如此微渺呢?
-
-
孩子不长个,哪里错了呢?
我国儿童矮小发病率约为3%,4~15岁生长发育迟缓的矮小患儿达700万名,但每年真正接受合理治疗的患儿不足3万名。65%的家长在孩子身高偏矮时,会首先考虑使用增高保健品,甚至盲目进补。那么孩子不长个,哪里错了呢?孩子不长个儿误在哪,我们来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