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小症也分类型你知道吗?
矮小症是指身高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同地区、同种族儿童生长曲线第三百分位数以下或低于两个标准差。或者是孩子的生长速度低于5厘米/年。
矮小症的类型有哪些?
1、家族性矮小症:因素有很多,营养、疾病、遗传、内分泌等均可造成身材矮小,其中最常见的原因是生长激素缺乏和性早熟;当然,运动、睡眠、精神因素也与长高有关。
2、营养不良型矮小症:家长喂养不当或者孩子挑食、偏食都会导致孩子营养不良,而营养不良很有可能会影响孩子的身高,导致孩子患矮小症。
3、肥胖型矮小症:营养过剩型,既矮而胖体型,通常由蛋白质摄入过多,人体3大营养物质混乱,造成骨骼生长障碍。
矮小症的治疗:
一, 越早治疗越好,等到停止生长了,长高基本没戏了。
二, 生长激素治疗 (基本无副作用,因为代谢很快,3个月见成效,最少疗程6个月)(这里可做引导,年龄越小的儿童体重肯定越轻,生长激素的用量也相对比较少,费用较低,年龄越大体重越重,生长激素用量越多)
三, 注意营养,运动(跳绳等 晚上睡觉前跳绳1000个起步,20分钟以上,心跳需达到120次/秒,这是最佳的运动提高身高的方式)
相关推荐
-
-
什么是特发性矮小?
特发性矮小是一组原因不明的身材矮小。他们有以下特点:1、生长速度比较慢,一般每年生长小于5厘米;2、身高低于正常范围的最低值。正常身高的标准请看另一篇文章:什么是矮小症?3、骨龄与实际年龄差不多或轻度落后;4、身材匀称,无畸形...
-
-
孩子娃娃脸 警惕生长激素缺乏
据爱高高儿童成长专家专家介绍,患有生长激素缺乏症的儿童身形更为矮小,这些儿童看上去会比实际年龄显得小,他们的脸看上去也会更加年幼。专家建议父母可以通过上述体征对孩子是否存在生长障碍问题作出初步判断,并向儿科内分泌医生进行咨询检查。
-
-
孩子不长个,哪里错了呢?
我国儿童矮小发病率约为3%,4~15岁生长发育迟缓的矮小患儿达700万名,但每年真正接受合理治疗的患儿不足3万名。65%的家长在孩子身高偏矮时,会首先考虑使用增高保健品,甚至盲目进补。那么孩子不长个,哪里错了呢?孩子不长个儿误在哪,我们来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