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测量身高?
身高测量:无论是矮小还是性早熟患者,治疗后每月测量身高是必须的,由于一个月时间内身高变化毕竟较小,需要尽量准确测量。准确测量身高需要注意“四同”:
①相同的时间,由于站立或坐起后,人的脊柱的椎间隙会受到压缩,早晚身高会不同,相同的时间测量才有可比性;
②相同的测量尺;
③同一测量者测者,不同的人,尺卡在头部的松紧度会有差别;
④孩子相同的站立方法(要求脱鞋、脚跟、臀部、肩部和头部全部靠墙,挺胸、收腹、腰部尽量挺直、两眼平视,头部不要过仰,否则测不到头部的最高点)。如果在家测量,可在墙上贴一张纸,每次测量后在纸上画一条线,不需要每测量出具体高度,只需要区分出与上一月的差距即可。在家测量时一定注意尺与地面水平,需要用直角三角尺,或用硬的书本,一条边贴墙,另一条边与地面水平。时常会有家长反应,“孩子上个月增长了2CM,这个月怎么一点没长?”主要还是与测量误差有关,治疗时间长一点后,可用几个月的增长幅度去平均。(注意:平时不要过于频繁测量身高,一般一个月测量一次即可,否则容易给孩子造成心理压力,心理压力过大,不利于长高)。
相关推荐
-
-
矮小症咨询小贴士
借助好爱高高成张发育这个平台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已经和家长沟通了519个问题!非常感谢家长的信赖和支持! 更好的为患者服务是我的追求!如过家长们能提供所需要的较全面的资料将有利于我院更准确更全面地了解到孩子的情况对并做出较准确地判断。
-
-
《性早熟诊疗指南(试行)》
卫生部办公厅印发的《性早熟诊疗指南(试行)》。为科学、规范地做好性早熟诊疗工作,促进儿童健康成长,我部制定了《性早熟诊疗指南(试行)》。现印发给你们,供医疗机构在临床诊疗工作中参考使用。
-
-
关于身高:少一点纠结,多一点科学!
中国九成的人都不知道矮小是病,97%的人能认识到自己偏矮,其中只有1.6%的人意识到可能是疾病引起的,而 41.9%的热人缺乏基本常识,误认为身高偏矮应归结于“晚长、缺钙、家族遗传”等因素。希望大家能多了解一些关于生长发育的相关知识,科学解决身高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