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更快进步,父母需关注儿童“最近发展区”
学龄前儿童的教育,需要父母跟孩子共同完成。关注儿童“最近发展区”,能够使孩子更快地进步!
“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自己能够达到的成就和在一个拥有更多知识的人的帮助下所能达到的成就之间的距离。因此这是教学可以发挥作用的关键领域。也就是说,成人应该关注儿童已达到的水平和所具有的潜能,并引导儿童提升到恰恰比他们现在更高一层的水平,由此可以在现有水平的基础上更进一步。
第一阶段:儿童得到能力更强的成人的帮助。儿童在独立之前,必须依赖他人的帮助。开始的时候,儿童可能并不理解他们所面临的任务或是需要达到的目标,这时候成人必须解释和引导,孩子只能跟从和效仿。
第二阶段:儿童得到自己的帮助。儿童逐渐不需要大人的陪伴,自己独立地完成任务。但是这个阶段有一个限制:孩子虽然不需要依赖大人的语言指导,但是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需要自言自语地重复大人的指导内容来对自身进行指导。它代表着从接受他人指导到自我指导的转型。
第三阶段:自动化。在重复练习后,儿童逐渐脱离了对自我指导的依赖。这时候任务的完成变得得心应手,并具有自发性。关于任务操作的知识已经内化,也就是说,从社会的(外在)层面上转化到心理的(内在)层面上。
这个发展过程有可能受到疲劳或疾病干扰而停止,也可能因为缺乏练习或受到伤害而持续更长时间。受到影响的儿童也许不能够自动完成任务,其能力可能倒退到早期阶段的状况,只有在基于“最近发展区”的培训下才能够恢复进步。
家里有学龄前儿童的父母,一定要随时注意自己的言行,因为孩子会在不经意间模仿你。
相关推荐
-
-
矮小儿童的心理健康及干预
健康乃是一种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满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的状态。不是说孩子身体没问题就没问题了的,心理疾病也是常见的疾病。90%以上的矮小症患儿都存在自卑、抑郁等不同的心理障碍!所以家长们一定要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
-
-
6岁以下孩子动作发育规律
从一个整天躺着睡觉的新生儿,发展到一名活泼好动的儿童,小儿各阶段的发育过程与脑、脊髓及肌肉的功能发育密切相关,呈现出几个规律。纵然同一年龄有的孩子已会走路,有的还不会;或者有的已能跑、跳,有的还不行,但是动作的发育总是照这四条规律进行着。
-
-
如何为各年龄段的孩子们选择适宜的运动呢?
运动锻炼对孩子们正常的生长发育有如此多的好处,但一定要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和运动时间。不同年龄阶段有不同的适宜运动。如何为各年龄段的孩子们选择适宜的运动呢?我们一起来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