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1-5岁宝宝的(运动、语言、情绪、社交)能力发展~
运动发展:抬头、翻身、爬、走、跳等动作发育,是人类最基本的姿势和移动能力的发育,更是孩子其它能力发育的基础,具有重要地位。
语言发展:语言是人类交流的工具,也是表达思想的工具。孩子语言的发育又称语言获得,语言发育反映了精神发育和脑发育状况。
情绪发展:“喜”、“怒”、“哀”、“乐”,情绪活动是孩子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一种反映,包括的小儿认知发展、小儿个性的发展、小儿性格形成。
社交发展:定期拜访小伙伴……孩子的社交原则随着年龄不断变化,在对外面世界的不断探索和对人性的初体验后形成了自己的“社交观”。
1-5岁是孩子感情丰富、动作发展和社交能力提升的敏感时期,所以,宝宝不经意间的怪异行为时常让爸妈们伤透脑筋。家长们掌握住这一时段宝宝的(运动、语言、情绪、社交)能力发展特点,更能发掘孩子潜能、引导孩子健康成长喔~ 和爱高高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1-2岁:
运动:跑,踢球,建立6㎡的模型塔(2岁),能够自行大小便。
语言:掌握超过200词汇。
睡眠:夜间12小时,每天1-2小时午睡时间。
情绪:爱发脾气(1至3岁)。
社交:对新宝宝有怨恨但并不排斥他/她所说的(18个月)。
2岁-3岁:
运动:一步小跳,骑三轮车,蜡笔绘画,建立9-10㎡模型塔。
语言:开始学会造句并尝试用语言探索世界,可能会出现暂时性口吃,害怕被独处。
情绪:消极的暴力情感(2岁半),多面不满情绪,展现愤怒、悲伤和快乐的表情,幽默感(做鬼脸)。
社交:交谈,使用“我”“你”等称呼模仿父母的行为。依赖,执着,对玩具的占有欲,喜欢与其他孩子玩。反抗父母的要求,爱下达命令。严格遵守千篇一律“常规”。无法独自作出决定。
3岁—4岁:
运动:单腿站,跳上跳下,画圆圈和“十”字型(4岁)
情绪:在许多日常家居生活能自给自足,敬爱父母,依恋异性父母(3-5岁),嫉妒同性父母一方,假想恐惧心理:怕黑,受伤等等(3至5岁)。
社交:喜欢分享,幼稚园中使用“我们”的合作模式,与其他孩子一起玩耍。模仿父母,开始认同同性父母,进行异性角色扮演色,期其他小朋友的身体有强烈的好奇心和兴趣。
4岁—5岁:
运动:动作发展老练,跳跃,跳远,自己穿衣,按图画出正方形或三角形。
语言:咬字清晰,成熟的语调,掌握了基本语法,能自己讲述一个故事,认识2000多个文字(5岁)。
情绪:知羞耻,有担当,独立完成任务满满的成就感。
社交:特别喜欢和其他孩子一起玩,竞争意识初步形成,参加活动有性别取向性。
相关推荐
-
-
孩子生长发育的一般原则
身体的发育遵循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基本规律。由上到下,是指发育从头部到躯干、从上肢到下肢的发展顺序。比如,出生后运动发育的顺序是:先抬头,后抬胸,再会坐、立、行。
-
-
生长发育期 孩子最容易缺钙
几乎所有家长都会非常关注自己孩子的身高发育问题,能不能超过自己的身高。但是当谈到孩子骨骼的营养时,就不太重视了。他们往往认为“我的孩子个子长这么高,应该不会缺什么营养。”其实骨骼的营养要比单纯的个子高更加重要,因为它可能影响一生的健康。
-
-
矮小宝宝:我曾弃矮如敝履,只为你的人生“有所高”!
别人小小的言论,就像信手拈来的任何其他的中国词汇和成语故事,我早已参透“别人说“”并不意味着“你就是”!因为这使我为了宝宝的“正常”身高做出了任何“可以有”的尝试。他们笑,我笑,我曾弃矮如敝履,只为宝宝的人生“有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