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测你家宝宝是否已超重?

肥胖对儿童身心健康的损害是多方面的,除了体形扭曲、造成心理阴影外,还会引发多种并发症,增加成年期肥胖和代谢综合征的危险。研究表明,儿童8岁后仍为肥胖者, 80%以上到成人可为永久性肥胖,儿童到成年期持续超重肥胖以及BMI的过快增长与成年期的脂血症、血压和胰岛素水平有关,甚至会增加成年期发生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如何早期发现儿童肥胖,医学上有一套儿童超重和肥胖的判断标准:1.2岁以下儿童一般采用身高(身长)的体重法。即在身高相同的情况下比较体重的多少,当身高(身长)的体重在百分位P85~P97为超重,大于百分位P97为肥胖。2.2-18岁的儿童通过体质指数(BMI)来判断。BMI值=体重/身高2 (kg/m2)。
由于儿童处于生长发育的特殊时期,以及性别、年龄的不同,判断超重肥胖的BMI值也不同,因此儿童的超重肥胖BMI值并不是一个固定值。我国根据中国儿童青少年自身的遗传特点及生活背景,制定了“中国学龄儿童超体质量、肥胖BMI筛查分类参考标准”,规定年龄的 BMI≥百分位P85为超重,年龄的BMI≥百分位P95为肥胖。
家长可以在家测量孩子的身高和体重并计算BMI,根据孩子的性别、年龄将数值标注到儿童的生长发育曲线图或按照年龄性别的BMI标准曲线上,即可判断孩子在人群中的位置,及时发现儿童的超重和肥胖。此外,通过腰围测定可了解儿童肥胖的类型,向心性肥胖或腹型肥胖对人体的危害最大。
相关推荐
-
-
“米其林”(肥胖儿童)长大后也会胖吗?
“米其林”长大后也会胖吗?现在肥胖会不会就一直肥胖下去呢?儿科医生崔晨称随着孩子年龄长大,饮食结构改变,身体内脂肪比例会有变化及重新分布。现在肥胖会不会就一直肥胖下去呢?爱高高邀请儿科医生为大家详细解读。
-
-
中国儿童、青少年身高、体重标准差单位数值表
中国儿童、青少年身高、体重标准差单位数值表(安科生物提供)。
-
-
学龄前期儿童生长发育特点
3—6岁小儿脑功能发育越来越完善,活动多,运动量大,除了吃和睡几乎没有闲着的时候。随着活动量增加,小儿体内热量消耗增加,皮下脂肪减少,肌肉开始增长,身体变得瘦而结实。3—6岁小儿可以每年测量1次身高、体重。家长可将测量结果与正常值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