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认识矮小症
来自:爱高高 点击:2639 次

矮小症的定义
儿童矮小症是指孩子的身高低于同性别、同年龄、同种族儿童平均身高的两个标准差,或者低于第三百分位,每年生长速度低于5厘米者。简单地说,如果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是班级里同性别孩子中个子最矮的,或年生长高度少于5厘米时,应考虑孩子可能存在生长障碍。(标准身高参照我的文章列表里的《我国儿童身高标准表》)
身材矮小的原因 目前发现有300多种疾病伴有身材矮小,一般可分为六大类: 1、内分泌性矮小:是导致矮小的主要疾病。此类疾病主要是内分泌激素分泌异常所致,包括垂体生长激素分泌过少、甲状腺功能低下、性早熟、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过多等。 2、骨疾病性矮小:骨发育不良引起矮小,包括软骨营养不良症、骨形成不全等。 3、营养、代谢性障碍性矮小:如患有慢性疾病、营养障碍、尿崩症、糖尿病等。 4、伴有染色体异常的矮小:伴有染色体异常常可表现为矮小,如先天愚型综合征、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综合征等。 5、精神社会性矮小:又称情感遮断性矮小。医学家最近指出,精神障碍可影响身高。 6、其他原因矮小:包括特发性矮小(遗传性矮小、家族性矮小)、体质性青春期延迟症等。 身材矮小早诊早治是关键 当您发现自己的孩子比同年龄小孩较矮,千万不要认为自己的孩子是发育较晚,应该及时到专业医院进行检查。因为一旦您的孩子骨骺闭合以后,医学上再无任何可能使身高增长了。 儿童生长发育迟缓的最佳治疗时机是5-10岁,在这段时间内孩子的年龄越小,治疗效果越好,生长潜力也越大;另外由于药物的剂量和体重有关,越早治疗,用药量越小,经济负担也越轻。 总而言之,没有长不高的孩子,只有侥幸、拖沓的错误观念,家长在陪着孩子共同经历生长发育中,首先应该掌握科学的生长发育知识,排除错误的认识误区,了解孩子长高的科学方法,会让孩子少走许多弯路,前途更加美好。相关推荐
-
-
孩子近视、个矮可能是“小屏幕”惹的祸!
美国一项研究调查发现,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小屏幕”智能设备比传统电视机等娱乐设备更易“剥夺”学龄儿童的睡眠时间。对于未成年人来说,对他们发育成长至关重要的睡眠正被新技术所剥夺。对此,专家表示,小屏幕正成为孩子近视和个子偏矮的“罪魁祸首”,家长要高度警惕。
-
-
长高机不可失!你给孩子测过骨龄了吗?
骨龄能较精确的反映人从出生到完全成熟的过程中各年龄阶段的发育水平,所以它在各发育年龄中的应用最为广泛。尤其在内分泌疾病、发育障碍、营养障碍、遗传性疾病及代谢性疾病的分析与诊断方面孩子的骨骺一旦闭合,专家也将束手无策。 早测骨龄身高才有保障!
-
-
6类食物会导致孩子性早熟!
性早熟儿童近20年来在我国逐年增多,至上世纪90年代中期达到高峰,有的专科门诊甚至常常爆满。“究竟给孩子吃什么好?”所有的家长都焦虑地问着同一个问题,而这恰恰是医生们最难回答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