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长高非难事 儿童专家支妙招
如今,家长对青少年身材高矮相当重视,不少父母因为孩子身材矮小或长得慢而忧虑,一些青少年也迫切想了解长高的办法。为此爱高高小编特意咨询了儿童成长专家帮助父母们支招,让孩子长高不再是难事!

影响身高的内在因素
专家说,影响孩子身高的因素很多,大体有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两大类。遗传是很重要的内在因素。小儿生长发育的特征、潜力等都受父母的种族、身材、外貌等遗传特征的影响。遗传性疾病无论是染色体畸变或代谢性缺陷都对生长发育有影响。
性别对生长发育的速度和特征也有影响,表现在男女孩之间的差别。一般女孩在青春期前平均身高较同年龄男孩小。但女孩青春期开始较男孩约早2年,所以在11-12岁后的2-3年中,女孩身高比男孩增长快,但以后男孩还是要赶上并超过女孩。因此,评价儿童生长发育时,男女选择不同的标准。
内分泌腺的功能对生长发育起重要作用,以甲状腺、脑下垂体、性腺的作用尤为突出。甲状腺功能低下,基础代谢缓慢,会造成体格矮小,智力障碍;脑下垂体功能不全,生长激素不足则引起垂体侏儒症;性腺内分泌促使骨骺闭合,影响身高。青春期开始较早者比较迟者身体矮小。
母亲怀孕期间的营养状况、疾病情况、生活环境等各方面都对胎儿的生长产生重要的影响。而宫内生长发育障碍影响出生后小儿身高甚至会累及终生。
影响身高的外在因素
在各种外界因素中,营养对生长发育的影响最为重要。年龄越小受营养的影响越大。各种营养素中,除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以外,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对生长也有影响。锌不足可使生长发育迟缓、厌食。骨的生长需要充足的钙、磷及微量的镁和锰。铁是血红蛋白所必需的,贫血使生长缓慢。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所必需的,甲状腺激素对体格生长有重要影响。维生素A缺乏可使骨骼短粗,影响身高。维生素D缺乏使骨钙化不足引起骨的软化和弯曲,身材矮小。
另外,疾病对小儿生长发育的阻挠作用也十分明显,急性感染常使体重减轻,而反复感染及慢性疾病则同时影响体重和身高的增长。生活环境对儿童的影响也不可忽视,良好的居住环境、充足的阳光、新鲜的空气、体育锻炼、游戏、教育等,对儿童的身高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矮小儿童应在青春期前进行治疗
矮小儿童长高治疗应在青春期前进行,如骨骺闭合就无法再生长。医生通过综合分析孩子的病史、体格和化验结果,判断引起矮小的原因,确定治疗原则。
1. 营养不足所致者,应从婴幼儿合理喂养,儿童期全面均衡饮食,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促进食欲等改善小儿营养状况。
2. 全身系统疾病引起的生长减慢者,应积极治疗原来的疾病。疾病治愈后生长速度将得以恢复。
3. 种族性矮小和体质性生长发育延迟的矮小儿童,是由遗传造成的,不需要治疗。可通过改善环境条件,使生长活化充分发挥,消除儿童和家长的顾虑。
4. 精神因素引起的生长延缓,应改善环境,使儿童得到精神上的安慰和生活上的照顾。
5 .甲状腺功能低下症应用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
6 .生长激素缺乏者,可通过应用生长激素治疗。因为生长激素晚上的分泌量是白天的三倍,所以孩子必须要保证充足的睡眠。
7. 运动可刺激激素分泌,使骨骼变长变粗,促进长高。
相关推荐
-
-
三种坏习惯 让孩子养成“小矮人”
所有的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拥有理想的身高。除了遗传因素以外,小朋友长不高还与日常生活养成的坏习惯有关,但是家长们你们知道吗?这三种坏习惯,让孩子养成“小矮人”。例如睡眠不足、营养失衡和乱服补品。
-
-
营养加运动 孩子长高有方法
儿童科学增高需从合理营养、适量运动、充足睡眠入手,多吃蔬菜、牛奶等食品,保证充分营养,多参加跳绳、游泳、打篮球、慢跑、跑楼梯等运动,保证充足睡眠。
-
-
补钙过多有害宝宝生长发育
宝宝处在生长发育阶段,胃肠功能发育得还不是很完善,胃不能正常分泌胃酸,从而影响其对钙的吸收;宝宝还很小,晒太阳的机会并不多,这也会影响宝宝对钙质的吸收和利用。如果宝宝体内的钙质不能完全被身体吸收会引起宝宝身体浮肿、厌食、恶心、便秘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