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小儿童的心理健康及干预
健康,一个我们众所熟悉的词,但我们真的了解吗?健康就是指没有疾病吗?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健康的定义:健康乃是一种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满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的状态。
不是说孩子身体没问题就没问题了的,心理疾病也是常见的疾病。
特点:
种类多:焦虑、抑郁、强迫、退缩……
发病多:以抑郁症为例,全球发病率约为11%,我国发病率约为5%
90%以上的矮小症患儿都存在自卑、抑郁等不同的心理障碍 !!!所以家长们一定要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
相对矮小的孩子或多或少都会有自卑感,普遍的外在表现有这样几点:
1、孤独心理:
A、觉得自己是茫茫大海的一叶孤舟,性格孤僻、害怕交往
B、自我封闭现象,不愿热情地投入生活,却又抱怨别人不理解自己,不接纳自己;
2、情绪不稳定:
A、焦虑、抑郁、恐惧
B、学业的繁重,未来职业的选择;自身的期望,家庭学校的压力
C、自我控制情绪能力差
3、社交恐惧症:
A、遇生人面红耳赤,神经处于非常紧张的状态,它往往泛化,严重者拒绝与任何人发生社交关系,把自己孤立起来
B、由于自身生理上的不足, 怕遭同学讥笑而耻于与人交往,产生压抑退缩而变得孤立、离群,同学之间关系较差
C、其外形较同龄人幼小,常受到家长的过分保护,往往缺少与他人交往和集体生活的机会,导致其在集体活动和社交能力方面明显落后于同 龄人
那么我们家长应该如何应对呢?
1、鼓励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A、不要因为惧怕孩子受到伤害和挫折而过度保护
B、主动和同伴、陌生人交往,在交往过程中,逐渐去掉羞怯、恐惧感,使自己变的开朗、 乐观、豁达
C、融入集体中,尝试各种团队活动,学会合作,真诚待人,建立友谊
D、鼓励儿童敞开心扉,学会交流和沟通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只要孩子能够积极地参加到集体活动中,感受到大家并没有异样地看待自己,就会恢复他应该有的乐观和自信心。
2、教孩子学会如何控制情绪
A、要理解儿童的情绪变化,少责备,多鼓励;
B、指导儿童在情绪激动时将发生的事情搁置,不去想它,等情绪平稳后,他们自己可能意识到刚发生的只是小事。
只要孩子对自己的情绪控制得当,就可以避免让孩子陷入无谓的自卑困境中,所以家长对孩子在这方面一定要理解,这比什么都重要。
家长们切记:不仅仅关注身高,更重要的是维护心理健康,家长们一起努力,让矮小儿童健康成长!
相关推荐
-
-
1米6爸爸生出1米8儿子 亲子鉴定的结果令人惊叹!
在《大头儿子小头爸爸》里,隔壁的王叔是个大头,于是网友就推测大头儿子是隔壁老王的孩子。听到这个说法,我的世界观都要崩塌了,把我的童年还回来。说到隔壁老王,我们就会想到“喜当爹”这个词。
-
-
“臭脚“昭著!如何拯救被脚“臭”翻的友谊小船?
气温一升高,不少孩子的尴尬病又来了。有双臭脚马上可以让孩子“臭脚昭著”!成天在臭味漫天的环境中呼吸,不仅让做父母的叫苦不休,凡是一起玩耍的伙伴也会对这气味记忆浓烈,脚臭”的威力到底有多大?如何拯救被脚“臭”翻的友谊小船?
-
-
父母如何判断宝宝的生长发育是否正常?
要定期的测量孩子的身高体重,并详细的记录保存,将测量的结果和正常儿童的生长标准进行比较。这样我们才能知道这个孩子的生长发育和正常的孩子相比,他是不是有异常。对于生长的评价比较简单,从两个方面来考虑。